借鏡馬來西亞安寧院

作者: 
張嘉芳(安寧照顧基金會執行長)

 

2012/03/16

       2011年底有一機會至吉隆坡參加由馬來西亞安寧院(Hospis Malaysia)邀請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周燕雯教授所帶領,為期兩天的悲傷輔導工作坊,全體學員除馬來西亞本國的安寧療護臨床專業人員與志工外,尚有來自印尼與台灣,學員人數共約60人左右。

       此次機會,除參與兩天的工作坊外,亦有機會深入認識長期於亞方安寧療護網中的重要伙伴—馬來西亞安寧院。該機構與安寧照顧基金會相同,乃為國內與亞太安寧接洽連繫之主要管道。感謝該院執行長Dr. Ednin Hamzah熱情的接待與全力協助,並介紹參觀該院、了解運作情形,雖非為此次會議主要目的,卻有意外的收穫、刺激與反省。

       該院為獨立社區式安寧院,除規劃專業人員教育訓練課程之外,主要為提供居家照顧服務以及日間照顧服務(上午十時至下午四時)。經費來源全數仰賴募款,病人無需負擔任何費用。收案條件則需由醫院之醫師開立轉介單,單一時間維持的服務量約在400人次。是吉隆坡近20家社區式安寧院中,最具規模也最積極投入的一家。

       一、 重視教育訓練,國際化之視野教育訓練方面,每年固定安排五至六場工作坊,針對「安寧療護護理」、「症狀控制」、「受苦與希望」、「悲傷輔導」…等邀請國際級的講師前來帶領工作坊,一方面帶動吉隆坡地區其他單位以及本身單位工作人員的教育訓練之外;另一方面,也讓員工具備國際化的視野。該單位內所有個案討論、內部會議…等場合,皆一律使用英語溝通,從醫師到護理人員,甚至是所有志工們,其對於國際通用語言—英文使用之習慣令人印象深刻。少數工作人員即便在使用英語「說」的能力上有限,在經年累月的訓練下,英文的「讀」與「聽」的能力,皆能有所提升。此次工作坊全程僅使用英文,未安排任何翻譯,學員甚至多能及時提出問題與討論,參與的程度完全未受語言所限制。負責人Dr. Ednin表示,不安排翻譯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激勵還不太熟悉的員工,儘早加強語言能力,否則,會錯過許多參與國際講師授課的機會。再者,在工作人員的招募,亦可跨越國籍的限制,聘用國外有意願投入的人才。如該單位之副執行長Dr. Sylvia 即為來自英國之醫師;該院亦曾聘任過來自台灣的護理人員。

       二、 有限條件下的積極努力馬來西亞在安寧療護的推動上,資源並不充足。除了經費之短缺之外,政府方面的支持亦極度匱乏。因此,對於病人與家屬而言,除了於公立醫院的安寧病房就醫可享有醫療費用較低之好處外,私立醫院看診就醫的費用高,並非人人可以負擔。且醫院多數只提供門診以及住院服務,居家照顧則需轉由社區式的安寧院提供照顧。但經費的負擔常常成為安寧院經營的困境。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評鑑考核制度上,馬來西亞政府或地區並無單位或組織來負責進行評鑑或審核工作,但馬來西亞安寧院以自我評核的方式,每年與前一年的成果作比較,激勵工作人員與單位持續進步,維持服務的量與質。

       三、 台灣經驗的反省台灣雖為亞太地區安寧療護推動十分進步之國家,本基金會近年亦極力推動「海外華人安寧療護教育訓練」工作,期待能將台灣安寧療護發展與教育訓練的經驗,與使用相同語言之國家交流。但綜觀而言,在跨越國際的交流上,但普遍而言仍多因受語言之影響,無論在經驗的輸出與引入方面,皆多所受限。邀請國際知名專家學者前來,也常受限於翻譯的問題,致使課程內容折半、行政準備工作備增,效益受限。

       再者,國內不乏專業知能豐富且於安寧療護各領域相當出色之專家,如何積極向國際行銷台灣在安寧療護所行之各項努力與成果,提升外文使用的能力,並適時將台灣出色之專家,推向國際舞台,成為國家或機構在國際間顯著之代表,於此行之後,一直令吾深省。

* 本網站之課程內容、講義、文章之版權所有, 請尊重作者智慧財產權;若需使用須經作者及本會授權同意,並請註明出處及原作者。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