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苦的意義《那一天我們去看你~人生最後旅程的31篇真情紀事》讀後感

作者: 
翁益強(署立南投醫院主任)

 

2009/10/13

       「你要好好加油,你會好起來的!」,這是書中或實際臨床上末期病人家屬常出現的話語,不僅無法安慰病人,更是一種自欺欺人的想法。所以為了讓病人家屬不要浪費病人生命最後的時間,安寧團隊需費心費力與病人家屬溝通,一起來真誠面對死亡即將到來,做好準備,在思索受苦的意義中,保握機會讓生命有所成長。誠如韋醫師在安寧志工結業式上所說:「在病人人生最後旅程中,志工的角色之一,就是要幫助病人打包行李。」

       安寧療護是幫助末期病人減輕受苦,在有經驗的安寧團隊照護下,讓病人能獲得身體症狀與心理情緒的改善;只是是否能減輕病人靈性上的痛苦,並為其靈性受苦做一些事,那就不一定了。末期病人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安寧團隊必須保握點點滴滴的醫療照護時間,先要與病人家屬建立親善關係,進而探詢病人可能的靈性痛苦來源,並在團隊會議中提出可能的改善方法。必要時透過社會資源的協助,讓病人經由一些特殊設計的互動或活動中,與家人有機會真情流露,感受家人與安寧團隊的真心陪伴,進而去適當的道愛、道別、道歉等。更希望在此過程中,讓病人自己去思索生命受苦的意義,找到靈魂的出路。

       書中安寧團隊在每一次面對末期病人家屬,詢問自己能為病人做些甚麼時,心中所堅信的「我是無法再治療他的癌症,但至少可以幫助他面對生命的終點吧!」,真是一針見血的寫出安寧療護的真締,也充分表現一好的安寧團隊,雖然無奈無法醫治癌症,但透過安寧團隊的力量,仍然可以幫助減輕癌症病人面對癌症時的痛苦,讓末期病人身、心、靈盡可能的平安。

       在安寧病房也常有各式為病人舉辦的活動,書中安寧團隊對此也有所省思,在表面熱鬧風光的活動後,病人及家屬靈性的痛苦有減少嗎?是他們不斷在問自己的問題,這樣的活動是否轉移了病人思索面對生命結束的注意力,間接也讓安寧團隊原本希望協助病人安安靜靜地克服死亡壓力的時間浪費了呢?所以殷殷希望設計活動的主題與過程,是以考慮個別病人的心靈社會需求,是為了讓病人的天人物我更合諧,是為了可以帶出末期病人受苦的意義而舉辦,而不只是為辦活動宣傳而已。

       只是臨床上,末期病人都能等到安寧團隊的努力而開花結果嗎?其實其中變數很多,不見得容易等到,就像書中真情紀事有些也不盡完美,這時安寧團隊只能盡力去做,但韋醫師團隊都有深刻的反思:如果下次如何可以做的更好?這些或深或淺都讓同樣在安寧療護工作的同仁有共鳴、有提醒、有收穫,是值得一再反覆閱讀的一本好書。

       最後必須一提的是韋醫師的虔誠信仰,是一直支持他幫助末期病人最大動力,在此感佩他無私無悔為安寧療護的貢獻,也深感與他曾是大學同班同學為榮。

* 本網站之課程內容、講義、文章之版權所有, 請尊重作者智慧財產權;若需使用須經作者及本會授權同意,並請註明出處及原作者。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