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禮物《死亡的益處》

作者: 
吳惠慈(東海大學學生諮商中心輔導老師)

 

2011/03/14

       就算是最單純的悲傷,也總比我們想像的複雜,無論死亡從哪裡來,用什麼方式。大多數的哀傷經驗裡,我們談論「失落」和「復原」,在Worden的任務取向理論裡說,我們必須重新開始一個死者已經不存在的新生活,找到新的秩序,學著向逝者告別,以健康的方式將情感重新投注在新的關係裡。在大多數的哀傷工作裡,我們也總將焦點放在那些「未竟事務」,努力地計算著哪些該做沒做、該還沒還,就彷彿結清了帳才能夠讓人心安,兩不相欠才能夠放手離開。這些當然都沒有錯,但在實務工作裡,我們看見在悲傷復原的過程,當力量漸漸生出時,也同時滋生出的罪疚,那些包括了:當我越來越好,當我不再需要他(雖然是他先離開)也能夠好好生活,是不是我就會忘了他?是不是他就不再重要?當我因為他的離開而感到輕鬆,感到自主,這樣說是不是很無情?「未竟事務」有時候之所以未竟,是因為我們反而讓它成為一種聯繫,讓我們不忘記死者,因為未竟,所以會一直存在著,於是我們停留在悲傷裡。

      如同作者說的,死亡的確會帶來益處,以更精準的方式重新述說一次,應該是他人的死亡帶給我們益處。他人的死亡作為一個事件,無論如何都會改變我們的生命,哀傷理論裡面自然提及了不同形式的死亡和不同的關係品質會帶來不同的哀傷,可能為我們的生命帶來重大的衝擊、困難的議題、生活方式的轉變,或重新逼得我們向著內心看見自己的力量和意義。不過我們很少提及,這些失落帶來的力量,我們也許懂得失落挫折都會是成長的契機,但少有機會認真去思索,一個人逝去,意味著傷心、不捨、失依,也包含著放鬆、釋然,和終於能夠為了自己活的力量。不是只有悲傷而已,也不只是個必須跨越的困境。

       在這本書裡作者要我們去思索這些問題:

1.你從父母身上獲得的,而你想要珍惜保留的是什麼?

2.你父母擁有但你從未獲得,因而感到遺憾的是什麼?

3.你從父母身上獲得卻想摒棄的是什麼?

4.你曾經需要,但父母無法提供的是什麼?

      然後我們也許可以慢慢練習將自己,從父母,以及我們自己想像的父母的力量中分離,重新看見我和父母的關係。所有的助人工作者都知道,最困難的場景,可能終究回到自己身上,面對家人的衝突是異常地無能為力。父母的死亡會啟動第二次的認同危機,這是這本書裡努力想要提醒的,危機,就也可能是轉動生命的時機。

      我的父親不算是個好的父親(請原諒我這麼說),我在家中天天看見他卻幾乎不認識他,能夠回憶起的,都不是什麼溫暖安全的記憶。一直到了唸完大學,唸完研究所,隻身在外工作,在下班時間拖著疲憊的身軀只想回家好好休息的那個時候,我才突然明白「回家」的那個「家」的意義對我的困難。雖然這麼說很奇特,但父親過世之後,我的人生好像才真正的開始,真正的覺得踏實,而不是恐懼於想要逃離卻又努力想回頭背負那些根本無法承擔的責任的矛盾衝突中。我想,在這本書裡有許多這樣的故事,不在這本書裡的則有更多更多。

      當然,不是只有帶給我們壓力的父母死亡才會帶來成長,雖然這樣的故事可能比較精彩,所以我們在書裡、在治療裡聽說得比較多。融洽的親密的關係的失落,也一樣造成了重新認同和決定自己的機會。回到所以哀傷工作的目標,當我們能夠重新定義和死者的關係,給他一個新的距離和位置,給自己更多的力量和自主性,不管是被逼著不得不勇敢,或者為了死者而努力實踐些什麼,我們都開始為了自己的生命而前進。當我們用力拉著誰的手或讓人牽著走,也許比較不孤單比較容易,但放開以後,我們才能用自己的手,去觸摸自己喜歡的東西,去掌握自己的生活,去開啟自己想要的生命,不是嗎?

       他人的死亡帶給我們益處,也許雖然當時看起來並不一定像是益處。我們該做的,是謝謝他們不論有心或無意,都帶給了我們最後的最珍貴的禮物。

* 本網站之課程內容、講義、文章之版權所有, 請尊重作者智慧財產權;若需使用須經作者及本會授權同意,並請註明出處及原作者。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