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之臨床靈性照顧 / 宗惇法師

作者: 
宗惇法師

 

二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時代,有一位婦人在丈夫、親人相繼去世後,與唯一的兒子相依為命。沒想到兒子也因病去世,婦人悲痛萬分,抱著遺體到處求人幫助兒子起死回生,然而每每失望而回。最後聽說有一位大聖者佛陀具有神通力,她克服萬難到佛陀處求助。佛陀對這位極度悲傷的婦人說:「我可以幫助你,但是你必須先到從來沒有死過人的家中要到七顆芥子來做藥」。

婦人四處奔尋,卻沒有一戶人家不曾沒有人去世。傷心的婦人在經歷奔波與絕望後,漸漸明白了兒子的死與自己所有的遭遇和每個家庭都一樣──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最後都會離開。回到住處埋葬兒子之後,隨即請佛陀教她解脫生死的智慧。

在佛陀善巧的引導下,她瞭解生命脆弱「無常」的本質、生老病死是世間的「常態」,因此更向內在深層的智慧追尋。經過一番虔誠精進的學習,她成為一位智慧高深的修行者。

佛教的生命觀

佛教起源於對生、老、病、死,人間至苦真實又深刻的反省。釋迦牟尼出家成佛以前,貴為印度迦毗羅衛國的悉達多太子,從小備極榮寵,不知人間疾苦,長成後某天出遊四城門時,看見老者的孱弱、病者的無助、死者的容形枯槁,都是無人倖免的生命實相。這一幕幕的衝擊,致使他對老病死生起極大的不安,想要尋求解決之道。後來在另一次出遊中,看到衣著襤褸卻氣宇安詳莊嚴的修行沙門,啟發年輕的悉達多太子放下榮華富貴的宮廷生活,出家尋求超越生死之道的決心。

剃除鬚髮的悉達多太子和當時的修行者一樣,以種種折磨身體的苦行六年,日食一麻一麥,徹悟折磨苦行不能令人解脫,唯有中道之法。遂在菩提樹下進入禪定,轉向內心的覺照,在精神高度集中、統一的甚深禪觀與宿命通的助力下,他發現了一個?古不變的法則:萬事萬物的生起與消失都有其形成的因緣條件,不論是外在的山河大地、宇宙世間、生物有機體,或內在個人身、心的展現皆遵循此一法則。他了解世間一切有情生命的生起、變異、老化乃至壞滅的種種因;他看見眾生週而復始、不斷輪轉生死的痛苦的現象與根源;他也找到破除煩惱的方法與體證寂靜常樂的道果。此刻的悉達多太子降服了內心的貪欲、瞋恨、恐懼與無明,真正從煩惱痛苦的束縛中解脫出來,這是開悟的佛陀。

佛教對生命或生死的看法,源自於佛陀開悟的內容:

(一) 因緣法則

佛教認為生命的本質有二種狀態:1.不生不滅:對究竟的開悟者如佛陀而言,生命的本質是不生不滅的。2.緣起緣滅:對尚受著煩惱痛苦束縛的凡夫眾生而言,生命隨著內心最強烈的想望、執著等因緣不斷流轉。

佛教以十二因緣說明生命體不斷輪迴、流轉的現象: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人生歷程中,「無明」的渴望驅動而擁有「名色」的生命體,生命體長成而有「愛、取、有」的執取,種種對生物圈的執著產生了「生、老死」的輪迴動力及苦惱。

佛教也以十二因緣說明身心社會層面中,「煩惱」生成周而復始的連鎖反應:煩惱來自於「無明」(對於“因緣法則”的錯誤認知與執取),無明驅動身體行為的造作,以及內在「愛、取、有」的心理反應。當執取對象產生變化時(壞、死、消失、非原有狀態),憂悲苦惱的感受隨之而生,如此重覆不斷,這是緣起緣滅、煩惱不斷生滅,生命不斷輪迴的境界。

反之,如果了悟徹緣起法則,知道所執取的對象本來不實在、不恆常、有時間性的,不會有錯誤的身、心運作,不會讓煩惱起連鎖反應,瞭解此世的身心並沒有那麼實在,就有機會達到煩惱解脫,及生命解脫的「不生不滅」境界。

(二) 苦集滅道

凡夫眾生順著十二因緣流轉的輪迴充滿苦惱、恐懼。對此恐懼有所覺察並生起超越解脫之心,便是生命淨化的開始。「不生不滅」指的是生命淨化後的境界,佛法所教導的,便是從「緣起緣滅」走向「不生不滅」境界的方法。

「苦集滅道」就在指出這一套方法的路徑。從確定問題開始(瞭解並接受世間的本質是苦),了解種種苦的原因(集,指“原因”) ,跟著佛陀教導的方法(道),從內觀開始,觀照身、受、心、法,最後可以根本解決憂悲苦惱的問題,達到不生不滅的境界(滅)。「苦集滅道」指出一個普世性的真理:認清問題的本質,並依循正確的方法,就可達到擺脫苦惱、恐懼束縛的目標。

(三) 身受心法

在指出滅苦的路徑之外,更給予實際的滅苦方法。一般人的心念習慣往外追逐、執取,因而不斷產生苦惱與輪迴,佛法教導修習四念住,將心念專注在「身(體)」、「(感)受」、「心(念)」、「法(則)」四種對象持續而穩定的觀察,從中有所體會,能夠覺醒識破,就能夠提昇內在力量,達到「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的境界。佛教一切的修行法門都不外於對「身受心法」四念住的觀照。

(四) 諸法皆空

「心無掛礙、無恐怖」也是體會、證悟到諸法皆空的境界。空有兩種特性:(1)全體,(2)無障礙,培養面對生命能施、能捨的態度即符合空的定義,以有限的生命作無限的心智成長。對空性有所體會,最後不只能去除痛苦、恐怖,甚至是超越生死、恐怖,超越煩惱。

佛教認為循著因緣法則流轉輪迴的生命是苦、無常(一定會變異、壞滅)、無我(無法自主)的。佛陀因悟入緣起法則而成正覺,也用十二因緣闡釋煩惱反覆不斷及解脫的二個面向,指出了滅苦的路徑(苦集滅道),更希望大家能力行實踐滅苦的方法(修習四念住),了知因緣法則,改變造成輪迴的習氣,才能超越生死輪迴之苦。

臨終關懷理念

佛教極重視生死問題,佛弟子常常會以「生死事大」自我提醒,所有的修行都是針對生命的終極關懷,也就是為解決生命中根本的困惑而來。

佛教對生命流轉的認知既然是1.生死相續循環(生生世世的輪迴),或者是:2.求生淨土,以更好的因緣條件繼續往成佛之道努力,3.解脫證悟,超越輪迴。無論何者,「死亡」都不是結束,而是改變另一種存在的狀態,是另一期生命的開始。

從佛教的觀點看,死亡的實際經驗非常重要,臨終那一刻的心境可以影響下一世好壞。死亡既是生命轉化的關鍵點,佛教非常重視臨終關懷,發展出很多對於臨終狀態的理論與引導方式,例如用四大分解解釋臨終階段的身心狀態,用念佛法門對治臨終階段散亂的心念並建立依持的方法、用臨終說法提振臨終者求生淨土的意願。佛教認為臨終時影響來世去向有三大要素:隨念(隨著當時的意念)、隨重(依於生平曾做的重大事件)與隨習(依於平時的習性),越接近臨終的「業」(包括行為、語言與意念)對未來的影響越大,對臨終的身心變化的瞭解有助於緩解死亡恐懼;臨終前的修習、轉變心念、放下、感恩與慈悲心的開展,有助於臨終者心性的成長,離苦得樂;佛教認為死亡不可怕,對死亡沒有準備才可怕,臨終不只是失落,它還可以是一生最大的布施、最深刻的學習成長機會。

臨床之靈性照顧

臨終階段是一個包含身體、心理、家庭、社會、靈性多重層面變化的歷程,每一個層面的變化都重大的影響臨終病患生活品質。尤其隨著身體的衰竭,越到生命末期,病人關切的焦點越回到與近期生命變化相關的議題上,靈性照顧更顯得重要。

在過去的研究裡,我們將靈性定義為:「對正法的感應、證悟與理解能力,是一種生命力、心智成熟的表現」。從病人的需求來看,凡能夠幫助病患產生內在力量、超越死亡恐懼的生死智慧都稱為正法。靈性指對生死智慧的感應、證悟與理解能力,意指靈性是可以透過先天的秉賦或後天的努力成長,可以透過個人的專注用功得到證悟,也可以透過人與人間的互動感應啟發。在臨終身心煎熬的痛苦中,靈性的提升與安適,可以協助病患緩解死亡恐懼,得到善終。

佛教臨床之靈性照顧即依此定義建立其照顧架構,主要有幾個階段:

(一) 病情告知

癌末病患處在身心煎熬的整體性疼痛中,照顧團隊依序協助其做好症狀控制、瞭解病情、知道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有助於病患的調適及死亡準備,但病情告知要以尊重病人的意願、能力為前提。

(二) 接受死亡

能接受死亡是病人善終的重要歷程。接受死亡有兩種:消極接受(痛苦的解除)與積極接受(視死亡為學習成長之旅)。心願完成、生命意義的肯定、法門學習、有來生期待都是幫助病人接受死亡的助力,促發以學習成長的態度面對死亡。反之,當病人有放不下、不放心等等靈性課題,照顧者無法幫助病人跳脫身心模式,只靠著世間法的支持,雖然也有助於緩解恐懼,但是隨著身體的敗壞,最後病人只能消極的接受死亡,留下生者的遺憾。

(三) 感應靈性存在

感應靈性非常重要,從原本的身心模式提昇到身心靈模式(體會到“死亡是轉換另一種形式的存在”),感應靈性才能啟動內在力量,知道努力的目標,病人能感應起信,就有機會脫困。

(四) 依持佛法

臨床上,「法門」是協助病患感應靈性簡單而有力量的方法。病患如能夠從法門的受持中感應、產生力量,便會更有信心與願力,即使在最虛弱的狀態下仍能「一心修行」,主動學習、依持佛法,迎向新生。

(五) 成佛之道

依持佛法後,理解「死亡」只是世俗生命的結束,臨終前對於生死智慧的學習、信願行的心力、慈悲喜捨心性智慧的開展,才是走向下一世、甚至未來生生世世的菩提資糧。

佛教臨床之靈性照顧包括:協助靈性課題(生死困頓課題)的改善、瀕死前的準備(法門的學習)及來生準備(有慈悲喜捨的表現,代表源自內在力量的開發)三大部分。這三部分也是從有形到無形的漸次蛻變與成長。病人要達到靈性的心智成熟,要看到無形的層面,要超越身心模式,往個人的修持,自在、放下、不執著的方向走,能產生穩定身心的力量。

達賴喇嘛說:「幫助別人死得安詳,與準備自己的死亡同樣重要」。佛教臨床之靈性照顧從關懷臨終病患的身心需求開始,到最後所有努力匯歸病患及照顧者的靈性成長,以慈悲心、感恩心、發願回向心迎向新生,需要照顧團隊所有成員及家屬共同的努力。

佛教認為眾生平等,每個人生命的苦難與困頓是相同的,透過臨終照顧,讓每個人更懂得「生死一如」、「自他一如」。畢竟,每個人隨時都在臨終的狀態下,臨終的學習,要及早開始,從自我的觀照開始!

 

 

參考文獻

1.陳慶餘:癌末病人本土化靈性照顧模式。台灣醫學2004Sep;8(5):664-671。
2.釋德嘉、釋宗惇、陳慶餘、釋惠敏:佛法在癌末病患家屬悲傷輔導之運用。95.5. 發表於生命教育學會。
3.釋宗惇、釋德嘉、陳慶餘、釋惠敏等:安寧緩和醫療之死亡準備。安寧療護2006May;11(2):117-136。
4.釋宗惇、釋滿祥、陳慶餘、釋惠敏:心經在緩和醫療臨床法門應用初探,安寧療護。2002;7(2):89-108。
5.釋慧哲、釋宗惇、陳慶餘等:生命回顧之臨床說法。安寧療護2005Nov;10(4):345-357。
6.陳慶餘、邱泰源、胡文郁、釋宗惇、黃鳳英、釋惠敏:臨床宗教師照顧對癌末病人善終指數之提昇。安寧療護2003Feb;8(1):13-28。
7.陳慶餘、邱泰源、釋宗惇、姚建安、蔡兆勳、胡文郁:癌末病人死亡恐懼影響因素之分析。安寧療護2003May;8(2):134-142。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