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快訊】九大安寧指標明年納醫院評鑑 醫界盼列必要項目

作者: 
張雅雯

衛生福利部修訂醫院評鑑的基準,安寧療護相關條文由3條擴增為9條,居家療護及病房共照管理、人員教育訓練都納入,明年將正式實施。

醫院評鑑日趨重視安寧療護的推展,新的9大項相關條文,已完成連續兩年的試評,才進一步列入正式的評鑑項目。

衛福部醫事司科長李中月表示,過去醫院評鑑裡面,僅有3個分散的條文具有安寧療護的精神,後來隨著將安寧療護列為重點政策,2012年即已修正為9條基準,2012及2013年徵求共20家醫院進行試評。

8成護理師具1年經驗才達高標

李中月指出,醫界有共識,透過醫院評鑑來提升安寧療護的品質,然而評鑑不是要考倒醫院,所以要先進行試評,看看醫院實際的施行狀況如何,若普遍可達成才會成為基本門檻,依據試評結果調整評分標準,最快將在2015年正式列入醫院評鑑的基準。

淡水馬偕安寧教育示範中心主任蘇文浩表示,安寧療護最早是獨立評鑑,那時內容更詳細,但未納入全院的大評鑑,顯得無足輕重;納入醫院評鑑後,條文又縮得太簡略,有感於內容的不足,這次擴充為9條,涵蓋安寧病房、安寧居家、安寧共同照護等三大面向,使得安寧療護的內容更具體化。

這次的評鑑基準關於安寧病房就有3條,蘇文浩指出,安寧病房是安寧療護的根,目前醫院的安寧病床約莫介於10到20床,以護理師的人力配置為例,每床要配置1名護理師是低標,八成以上護理師有1年以上安寧病床照顧經驗才達高標,設立的門檻比安寧居家、安寧共照來得高。

針對安寧居家、安寧共照服務,評鑑基準也明確訂出對於合適團隊以及品質管理的評分方式,台大安寧緩和病房主任姚建安指出,安寧病房不可能一直住下去,以台大醫院為例,3分之1末期患者其實可以回家照顧,必須建立能讓人信賴的安寧居家服務,患者才敢出院、病床才能流動。

至於安寧共照則是讓安寧團隊主動出擊,對於其他科別的末期患者,預先告知以及提供安寧療護的服務。姚建安指出,多數醫師對於末期患者,沒有告知壞消息的策略與技巧,因此臨床上確實有患者轉由安寧團隊接手後,感覺像被原本的醫師遺棄般,安寧共照的好處就是讓各科醫師也有機會接觸安寧領域,讓末期患者知道,安寧療護其實是另一套照護方式、照顧不會打折扣。

團隊在職訓練與合作也納入評鑑

安寧團隊來自各領域,成員包括醫師、護理師、社工師、心理師、宗教師等,姚建安表示,會依據患者不同的需求,決定由哪個專業主導、其他人做支援。比如末期患者平均每個人有9種不適症狀,包括疼痛、噁心、呼吸困難等,這時必須由醫師先主導來穩定症狀;也有患者因家人接二連三出事,那時心病比較嚴重,醫師能夠提供的協助就顯得有限,必須由心理師進行協助。對於安寧團隊的在職訓練與合作,也納入這次的評鑑基準。

蘇文浩認為,調整後的安寧療護評鑑基準,明確訂出各種安寧療護的品質門檻,對於目前已經提供安寧療護的醫院來說,僅有部分細項需要調整,盡可能達到高標;至於還沒有提供這項服務的醫院來說,也有依據知道如何去達成。

「健保給付是蘿蔔、醫院評鑑就是棍子。」姚建安指出,安寧療護不是能賺錢的服務,健保給付提供醫院從事的誘因,透過評鑑來管理品質絕對是必要措施,促使醫院投入更多人力與資源在這個領域。

醫院評鑑最大的關鍵就是影響醫院的等級,姚建安指出,安寧療護的條文增加了,代表占的比例也加重,但如果沒有被列入必要項目,也就是即使安寧療護某幾項的分數較低、但若醫院評鑑的總分夠高,醫院依然不會被降級,那麼安寧療護的評鑑恐怕成為雞肋。

因此,姚建安認為醫院評鑑納入更明確的安寧療護基準項目,只是跨出一小步,若政府真的將安寧療護列為重點政策,下一步應列為評鑑的必要項目,才能讓醫院加重視、持續大力推動。


 

九大安寧療護評鑑基準

 方向         條文

安寧病房 1.有適當安寧緩和醫療團隊提供安寧病房照護服務。
     2.安寧病房應有適當之設施、設備、儀器管理機制,並確實執行保養管理。
     3.適當的安寧病房管理、收案評估、照護品質與紀錄。

安寧居家 1.應由適當的安寧緩和醫療團隊提供安寧居家療護服務。
     2.適當的安寧居家療護管理、收案評估、照護品質、團隊合作與紀錄。

安寧共照 1.應由適當安寧緩和醫療團隊提供安寧共同照護服務。
     2.適當的安寧共同照護管理、收案評估、照護品質、團隊合作與紀錄。

安寧團隊 1.安寧緩和醫療團隊人員須依末期病人照護需要,安排在職教育訓練,並定期評核其能力。
     2.良好的安寧緩和醫療團隊合作與整合性照顧計畫。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