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陳永興提供
作一個精神科醫師面對患者如何「看待」生死,往往都能從他們表達出的生死觀裡學習很多。生死事大,但是我們通常只記得頌讚生之喜悅,卻忌諱去面對或討論死亡。其實,就生命的完整性而言,生與死就是同一個循環,從生的過程中,逐漸去完成生命的價值,這樣子循環了一圈之後,生命才是完整。
人生就像是畫了一個拖曳著絢麗光彩、美麗的圓;或者,有人就說這是曼陀羅,起點是生、終點是死,生跟死實則都在同一個點上。
在我服務的羅東聖母醫院設有安寧療護病房,這個病房裡,幾乎所有的病友都是即將把屬於自己生命圓線的最後一點,連上去了的人。在生理上,他們都承受著極大的痛苦;但面對人生的最後一段時刻,有絕多的病友選擇平靜接受,因為他們心理上都做好準備了,甚至於還有想加速實踐未完的夢想,讓生命之圓更炫目動人。
幾年前的某一天,醫院安寧病房的同事突然來詢問我:「院長,您和黃春明(國寶級文學家)老師是好朋友,能不能麻煩您邀請黃老師來醫院探視一位病人?」我好奇地詢問緣由,原來,是住在病房裡的一位食道癌末期病友,他有一個心願就是想見到他最喜歡的作家-黃春明,「每每說到黃春明的作品,官先生(患者)的眼睛就很亮喔…!」護理長笑說,光是看官大哥那種眼神,還會以為黃春明是搖滾巨星咧!
我立即聯絡黃春明老師,當時他人在高雄,但是一得知此事,馬上趕回宜蘭。第二天,黃老師就到醫院,和這位患者官先生來了一場生死關頭的約會。
官先生告訴黃春明老師,他知道自己已至癌末,但仍願意積極面對,因為他的生命就像黃老師筆下的人物一樣,來自底層;雖經歷環境磨難,對生命仍保有濃厚的愛,願意幽默以對,追求生命尊嚴。官先生說:「準備好了,去面對就好了。」他想對黃老師表達的就是這樣的感受。他自己會很樂觀,用幽默看待的心情,面對逆境。
官先生雖然身罹重病,但這場喜相會裡,依舊逗得大家笑聲不斷,就像小說裡常出現的笑中帶淚情景。後來他甚至藉媒體在場之便,對著鏡頭大聲向還在上班維持家計的太太說:「老婆,我愛妳」!現場包括黃春明和醫護同仁、甚至於連媒體朋友,都一起為他鼓掌,為他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最後的「待辦事項」而深深動容…。
生命難道不是喜悅的嗎?就算直到生命的終點還是啊,甚至於更加地悠揚、厚重。
這只是安寧病房其中一個用笑看待人生的生命故事。同樣在這個病房,還有一個用愛看待人生的動人篇章。
「自己是個印報紙的人,生活飲食都不正常,幾十年下來,我對身體這麼不好,它只是派一些細菌來教訓教訓我,也不算過份…。」大腸癌末患者林桑,說起幾乎奪走他生命的癌細胞,沒有一點點兒怨恨。這可是罹癌四年來經過三十多次化療、五十餘次電療的痛苦過程後所說的話。
林桑原本就是一個很樂觀的人,經此打擊,他反而發更大的願,拖著剛復原還極羸弱的身子,要蓋一座石屋,「自然、好居住,不是冰冷冷的,病友們有空就到石屋去靜養..。」所以林桑真的到宜蘭的寒溪鄉下買地蓋起屋子來了。
這樣持續了兩年多,「已經完成八、九成,真的很可惜…,不知道還能不能睜著眼看到石屋裡開始有人來這裡休養、獲得慰藉…。」躺在病床上的林桑覺得,人生完美的句點就應該畫在這個石屋落成之刻,可惜卻差了一點點。
我們都是流著淚聽林桑這段愛的篇章的…。在醫師和護理師隨同救護車回到石屋的路途,如此曲歧顛陂。看著林桑撫摸著石屋的不捨,益發體悟這社會需要更多的感動,而林桑用愛完整了他的生命,更也因此圓滿了許多需要愛的人。
現在,官先生和林桑都已經為他們的人生畫好了一個拖曳著絢麗光彩、美麗的圓了。而這兩個故事發生的時間,距今亦已數載,但直到如今,當我在診間裡傾聽著不同患者訴說,他們是如何「看待」生死大事時,腦海裡卻還是不斷會浮現這兩位老兄的形影,彷彿催促著我快快跟他們說:生命是喜悅的,就算是生命的終點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