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日記】愛,讓告別之路安寧而平靜

作者: 
謝菊英(財團法人天主教仁愛修女會社工督導)  圖:謝菊英

王永衛一生為愛滋病人服務,無私地包容與接納,
不僅是治療疾病的醫師,更是撫慰憂苦者的心靈醫師。

是親人的愛與寬恕,讓他有勇氣面對死亡的疑懼,
陪伴他走過陰森的幽谷,終歸平靜。

2018年10月24日資深退休記者李淑娟在聯合報即時報導「告別王永衛醫師!妻子離世那夜,罹癌的他仍抱病看診。」經由網路新聞披露後,感動無數人,8小時內就達到30萬的點閱率。

王永衛醫師是我相識多年的工作夥伴,有幸在他臨終前住院2個月的期間,關懷陪伴他。在住院期間,他受到親人日夜的照顧,以及眾多同仁、朋友、病人的祝福,讓他在愛中找到面對死亡的力量。

愛的接納

王醫師在台北榮總擔任感染科主任,畢生以事業為重。妻子過世當日,他懷著一顆傷痛的心仍然前去看診,後來回憶起來,他是又難過又懊悔,「我記得很清楚,那天是禮拜一,我在榮總看夜診,病人已預約掛了號,或從遠地趕來,因此只能把安排太太後事的重任交給女兒,那天照常看診到近9點。」忽略了與家人情感的連結,他非常愧疚,「說真的,如果說我有什麼後悔的事,就是沒有多一點時間給家人、給太太,然而時間已經不能重來……」。

記憶中,孩子們的成長過程,可以說是「一片空白」,然而就在他住院期間,一家人好像又住一起了,由2個女兒與妹妹輪流悉心照顧,彌補了早年疏離的缺憾,彼此都十分珍惜這美好的機會。王醫師瞄了一眼在角落的女兒說:「很欣慰看著女兒在身旁,即使我們的話不多。」

愛的使命

在病逝前3個月,王醫師提前辦理退休, 退休後的空虛感讓他若有所失, 「2個女兒生活無慮, 她們不需要我,而我已經退休,病人有其他醫生可以照顧,也不需要我。不再有人需要,有時很空虛……」我稱讚他一生為愛滋病人服務,無私地包容與接納,他不僅是治療疾病的醫師,更是撫慰憂苦者的心靈醫師。如果人生是場賽跑,他的使命完成了,而且得到獎賞──永不朽壞的花冠。我安慰他:「帶著感恩的心走,你已經完成了你的使命,愛滋病的朋友都很感謝你。」

第二天他心情愉悅地告訴我:「修女,謝謝你,你給我很大的鼓勵,在你們的信仰裡面,我算是完成了我的使命,這對我而言是很大的安慰。我已經明白,現在放棄(治療),並不是放棄,而是完成了我的使命,也是時候啦!」

愛不懼怕

後來王醫師的病情快速惡化,他也不願意再做化學治療,他告訴我:「沒有必要,癌細胞長得那麼快,我們就不要再強求,再拖時間,只是更痛苦。」我問他對死亡的看法,他平靜地表示:「其實,我一點都不害怕,我也累了……。」

當人身體逐漸敗壞,面對死亡的門檻愈近,害怕之心會逐漸萌生,尤其是在夜深人靜時。有一天在病榻前,他心情振奮地說:「我昨天突然想到一件事,我們不是有一句話,我不怕!我不怕!我昨天想到這句話很不錯,我就拿來用……那句話,我也給我女兒。」原來,他突然想起他擔任理事的民間機構,面對社會挑戰時的標語「我不怕」做自我鼓勵。我勉勵他,人因著愛、在愛中而不怕;女兒給他的愛、家人給他的愛,讓他有力量面對死亡。

他交代女兒採用基督教的告別式,跟亡妻的一樣,選的歌也一樣。他哽咽地說:「因為我想到,也許我太太聽到了會來找我。」女兒便安排基督教的牧師為王醫師受洗。

愛而寬恕

我很感謝王醫師對我真實流露出內心的感受,容我陪伴他走過陰森的幽谷,找到生命的意義,事實上他轉化的最大動力是來自他經驗到親人的愛與寬恕。

有一天我為他祈禱,他虛弱地躺臥在病床上,我在他額頭畫十字聖號,我撫摸他的額頭與臉頰,告訴他把自己交付給天主,他熱淚盈眶,身體不由自主地抽搐,好似堅石被融化,放下一切,回歸生命之源的路程……「上主,偉大驚人的事,我不想幹,超過能力的事,我不想辦。我只願我的心靈,得享平靜與安寧。」(聖詠131:1-2)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