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和安寧應是一種從失能到死亡進行的垂直連續性照護,需於現行體制中整合;
唯有追求長照和安寧之間的連續性照護,才能真正落實長照安寧。」(余尚儒醫師)目前政府正全力推動「長照十年計畫2.0」,如何讓長照機構配合政策推動安寧療護,即一般稱之為「長照安寧」,這正是最佳時機。
2015年由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主辦的第11亞太安寧療護會議(APHC),以「Transforming Palliative Care」(蛻變中的安寧療護)為主題,期待從病房的點、拓展到居家的線、社區的面,讓安寧療護網絡真正落實在地善終的目標。
然而,實際上,長照和安寧療護一直隸屬不同體制,彼此長期處在斷裂狀態(經建會, 2009);而規劃中的長照保險,也未看到安寧療護角色;以衛福部主辦的「長期照護人力培訓規劃」課程為例,三階段課程內容無論是50小時核心課程、或40小時實習課程,都未安排安寧療護相關訓練,更遑論其他長照人員訓練課程了。
將安寧大傘擴及長照機構
因此,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近年來不斷連結各安寧相關學、協會等民間團體,期與政府合力推動長照安寧。前年起,基金會即陸續舉辦長照機構的安寧宣導課程,並將長照安寧列為今年重點發展工作,並延伸為中長期計畫,希望一舉將安寧療護大傘由醫療院所擴展至長照機構。
今年以來,本基金會已在北、中、南、東各區辦理四場探討長照機構安寧照護需求座談會,至各地聆聽並收集長照安寧推展臨床實務的困境與未來需求,希望整理後提出適合各機構發展安寧的多元方案。
統整長照安寧四大需求
從今年初四場座談學員的回饋意見中,統整出四大需求:
- 增進長期照護機構經營、管理者的安寧知識及實務運用;
- 專業工作人員(護理、社工)繼續教育訓練;
- 本國及外國籍照服員教育訓練;
- 偏鄉的安寧資源較不足,協助其連結當地提供安寧的醫院團隊;
其中,以醫院經理、管理者的觀念及照服員教育訓練,更是座談會中大家所關切的議題。
雖然,目前政府和民間組織已開辦各項安寧在職教育訓練,但長照機構多因缺乏執行力和誘因,參與意願並不高,致使長照安寧推動仍在不少實質困難。安寧基金會希望透過客製化,亦即針對機構的條件與需求,提供可得性高的量身式服務。因此,課程內容安排了包括癌末與非癌末期病人安寧照顧、機構人員提供安寧服務的準備、臨床帶教、悲傷輔導、生死教育、靈性關懷、非預期性的死亡因應、如何與住民家屬談論意願書/DNR等。換言之,希望長者能和機構一起討論臨終前的安排,確定需求並解決困難,以建置各種機構形式的安寧環境。
實務工作坊 培養推動種子
為了回應有意願推動長照安寧的機構的現階段需求,並培養更多率先推動長照安寧的種子單位,安寧照顧基金會11至12月將分別在北、中、南區各辦理全天候實務工作坊,課程安排有上午專題演講「如何創造長照機構的安寧環境」,長照機構與醫療院所屬性大不同,將以機構特性為主軸,談建構安寧照顧的模式與資源應用。另四場平行場次講座,則依據經營者、護理、社工及照服員不同的專業角色,分別談在機構執行安寧療護的知識與技能、個案臨終關懷技能與家屬溝通安寧照顧技能,及分享安寧服務員心得,提供安寧及預立醫療自主計畫(ACP)角色和技能。下午則進行深度討論,鼓勵參與者從機構較常面臨的現況,藉由溝通和教育訓練議題提出想法與經驗,集思廣益,找到可用的資源和創造新的行動力量。另外,課程設計案例討論在教導學員:各種專業角色應如何相互支援、支持,並練習將理論實踐和運用。
提供師資資源 編製教育媒材
安寧照顧基金會除了提供師資和辦理課程等資源,也致力於編製適用機構安寧的媒材;目前已邀請長照及安寧領域專家群撰寫簡易指引,計有「醫療篇」,包括八大非癌末病人及癌末病人症狀處理、舒適護理、無就近醫院支援時如何提供安寧療護等;「教育篇」,不同職別的安寧繼續教育訓練及「案例篇」收錄臨床實際案例,將提供各長照機構推廣安寧時參考。
根據衛福部估計,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老人佔總人口20 %的超高齡社會,屆時平均每五人中就有一名65歲以上老人,居住於長照機構的老年人也勢將越來越多。機構對老人而言是另一個家,且如今安寧療護已擴及八大非癌症末期疾病範圍,不管是長期慢性疾病或重大末期疾病都可適用,如何提供並發展機構內安寧療護,實為因應時勢所趨的重點課題。
安寧照顧基金會期待成為長照機構發展安寧的後盾,我們相信,機構安寧並不存在所謂標準模式,而應以協助機構自主提供安寧療護服務為目標,因此,只有根據各自需求和條件,打造客製化的長照機構安寧,才能落實長者住民的善終心願。
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協助機構發展安寧療護的資源和免費相關文宣品,
歡迎有需求的機構索取並善用,請洽02-2808-1130 / hospice@hospice.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