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關懷城市 人人都可實踐

作者: 
李閏華(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福利哲學博士、台北馬偕紀念醫院臨床社工課課長)

這就是未來「關懷城市」的樣貌。今夏在新加坡舉行的第12 屆亞太安寧療護會議上,公開提出發展「關懷城市」的倡議,希望各國讓安寧療護在社區制度化發展,並與公共衛生攜手,鼓勵人群、社區發展生命關懷的伙伴關係,把面對死亡,當做健康促進的一環。

大街上海報醒目的標語:你如何準備死亡?路人瞥見了,不免駐足思考生命的意義;午後,轉角咖啡館正舉辦一場追思音樂會,一些喪親家屬下了班,正趕往文化館參觀悲傷主題的藝術展;而急重症醫學年會上,開啟生死討論的社會論壇,並檢討現行政策;社區巷弄裡,照護者正與長者進行生命對話…。

在社區中,隨處接觸的書本、建築、音樂…等,都看得到友善、慈悲、引發沈思的訊息;在這個「關懷城市」裡,瀕死、死亡和喪慟不再是禁忌,人們對瀕死和死亡的期望會改變,也了解如何管理死亡…。

國際關懷城市憲章已翻譯超過30 種語言,成為全球新浪潮

關懷死亡 就是落實關懷城市

  致力於推展「關懷城市」理念的英國布拉德福德大學健康研究學院教授Allan Kellehear 指出,關懷城市係指整個社區以系統、整體方式,促進人們健康和福祉;「城市」並非一定是指實質上城市範圍,也可以更寬廣的視角,視為相互連結的聚落或聚點形成的網絡。人的生命歷程本來就是連續的,因此,生命終了應被視為健康的一部分,關注健康,同時關懷死亡,即是落實「關懷城市,人人有責」的註解。

關懷城市 是公共衛生重要環節

  Allan Kellehear 並進一步借鑒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所提倡「健康城市」原則,描述「關懷城市」應具以下特徵:
衛生政策倡議對人「慈悲」,乃道德之必要;
 一、應滿足老年人、生命有威脅感或活在失落狀態的人們需要;
 二、要對社會和文化差異有重要的服務承諾;
 三、地方政府應將悲傷輔導和緩和治療服務納入政策規劃;
 四、提供居民更多不同的支持、體驗、互動和交流;
 五、積極促進人際間的寬容與和解,並從失敗中學習成長;
 六、提高安寧緩和治療服務的可近性。
 

  值此觀之,安寧療護不僅是臨終關懷和緩和療護服務,且不限於照顧老人和面臨死亡者,它應是社區健康促進的議題,而地方公共衛生也應包括安寧療護,瀕死、死亡不是醫療範圍,而是社會互動的議題,關乎每一個人。

  Kellehear 強調,社會高度高齡化,加上資源有限,許多人並不能如願在想要的處所過世;而一般人對死亡的恐懼也會阻礙想要的死亡形式;這意味我們必須探索管理死亡的新途徑。

  依英國經驗,「我們安寧療護提供者需要學習,並得到了解社區發展、健康促進、政策和社會改革且具實踐經驗的公衛人才支持」;換言之,關懷城市制度化需要與公衛攜手,鼓勵生命關懷的伙伴關係。

改變死亡管理 推廣慈悲概念

  關懷城市運動除了要改變死亡管理的方式外,也倡議人人參與社區並推廣慈悲概念;這個概念必須超越對生命終點的關懷,進而關懷衛生政策和社會層面,以因應死亡。在營造關懷城市氛圍過程,最重要的是開啟「生命對話」;亦即利用研討會、媒體運用、活動宣導,吸引社區內公衛、保健、志工等組織、社群的參與,促使社區工作者和醫療人員協助民眾進行家庭故事、生活和人生經驗分享及生命歷程的對話;經培訓的專業人員或志工在這些體驗中,可掌握病人、家屬的心聲,並支持或協助其達成臨終前的願望。

  生命對話反映了關懷城市的願景:提前進行生命、健康與死亡的關注,而對話適以增加社區的連結與發展的能量。生命對話的促進者必須與健康、臨終關懷、社會關懷、信仰、志工等組織合作,基於「知情、同意」原則擬訂策略,爭取社區主流支持,並和社區各種團體、組織合作,提供社區陪伴,從社區、小地方做起,促使區域、乃至更大層面的變革。

Kellehear 試舉了英國發展關懷城市的經驗,舉例說明迄今他們完成的具體成果:

  1. 臨床網絡、安寧緩和醫療網絡、地方慈善機構、志願者和社區組織合作,用生命對話模式,促使地區參與,讓社區倡導者主導社區計劃發展。
  2. 提前開啟生命關懷對話,如生前預囑、預立「醫療」自主計畫,執行臨終保健的公共衛生計畫。
  3. 進行專業團隊合作培訓課程,舉辦失智、腎臟、心臟、中風、精神健康等慢性疾病工作人員與醫護人員的共識會議。
  4. 開發資源,包括當地人故事分享策略,辦理講習、培訓人才(生命對話促進者)和拍攝宣導影片,運用資料滿足社區組織需求,落實生前預囑、預立醫療自主計畫。
  5. 藉由獨立社區組織成立募款機制,尋求資金、贊助和捐款、個人捐贈和企業合作夥伴,讓企業集團發展產品、培訓與諮詢系統,以支援相關費用。

安寧療護將重新定位

  簡單地說,「關懷城市」是個從理念出發,要以正面的健康促進方式,與社區、社群人們生活緊密連結,讓人們在談論健康同時,亦可以開放、無忌憚地談論死亡。不論是在學校、職場、休閒、媒體,不論是健康者、病人、老人、照顧者與家人,乃至整個生態系統,都可開啟社群中的生命對話,讓更多人自在討論、了解生死議題。

  而回到醫院端討論, 安寧病房本就是一座生命的圖書館, 不只重視心理社會(Psychosocial), 也強調社會心理(Social-psycho)層面;不希望以醫院為人生終站的長者,可以透過事先的心願表白、家人支持、妥善安排,減少緊急醫療,加強社會照顧,最後完成在家善終心願。而醫療照顧者亦可從「慈悲醫院」概念出發,讓重病與死亡可被公開討論,透過生命故事卡片等文宣,鼓勵與病人、家屬談論生命、疾病、悲傷、死亡對話;也進一步培訓臨床人員相關緩和醫療的知能,展開臨終家庭諮商會議訓練計畫,發揮協調、教育、支持、諮商、治療等角色功能,及早提醒醫療團隊,一同關心住院、門診、急診各部門的臨終病人、家屬。

  「關懷城市」概念下,安寧緩和醫療將被重新定位,相關安寧療護團隊的各專業成員將與社區合作,以資訊、環境設計和宣導行動提醒所有人:及時為生命結局預做準備,也為即將從生命列車下車的乘客及其親人提供照顧;關懷城市不只是政府政策,而是人人都要追求、都可實踐。

 

聯合國在2016 年提出的17 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 首次強調:整體社會的思考與經濟模式須有極大轉變,不再單純以經濟為導向,而應把環境與社會層面的照顧一併納入政策中。(圖片來源:聯合國網站)

備註:
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分別為:

1.消除貧窮 2.消除飢餓 3.健康與福祉 4.教育品質 5.性別平等 
6.淨水與衛生 7.可負擔能源 8.就業與經濟成長 9.工業、創新基礎建設
10.減少不平等 11.永續城市 12.責任消費與生產 13.氣候行動 
14.海洋生態 15.陸地生態 16.和平與正義制度 17.全球夥伴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