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有品質活到最後一刻

作者: 
王英偉(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

自2010 年起,國民健康署即參照世界衛生組織(WHO)「高齡友善城市指南」概念,積極打造臺灣成為高齡友善的社會;協助各縣市政府檢視現有老年人生活環境,針對城市軟硬體之不足,提出改善建議,希望在各縣市落實高齡友善的環境。這項計畫從八大面向出發,強調「敬老、親老、無礙、暢行、安居、連通、康健、不老」,2013 年全國已有22 個縣市全面推動並獲認證,成為全球高齡友善城市涵蓋率最高的國家。

安寧緩和照護第三波運動
 

高齡友善城市八大面向。圖片來源:國健署官網

  國健署並不以此為滿足,近期打算帶頭發動「關懷城市(Compassionate Cities,簡稱CC)」運動, 將參考WHO「健康城市」模式,把安寧療護的實踐視為城市「健康促進」計畫重要的一環;不只提倡「保持健康,是每個人的責任」,更強調如何讓老者能享有高品質緩和醫療和臨終照顧,才是完整生命周期的健康促進;「關懷城市」所強調的,正是普及「享有緩和醫療臨終照顧,是每個人權益」的觀念與保障。

  根據調查,台灣國民死亡前平均罹病時間(即平均年齡減健康年齡)長達9 到10 年,與多數已開發國家相似;問題是,台灣平均健康年齡71 歲,距日本75 歲、韓國73 歲仍有段距離,如何延長老來健康且行動自主的時間,減少失能、臥床的日子?顯然仍存在相當的改善空間。

病得少、老得慢、活得好

  據WHO 2015 年發佈的「老化與健康報告」指出,理想生命軌跡是在生命結束前,仍具有適當的功能;換言之,理想生命追求的是病得少、老得慢、活得好;而要達此目標,政府應建立一套協助高齡者預防、早期發現並控制慢性病的政策,在生活能力逐漸衰退時,才能有效控制或減緩症狀,維持良好的生活功能。

  若能力已嚴重喪失,照顧目標便應轉為如何管理、支持慢性病程,以確保其生命的尊嚴;同時建立家庭照顧系統與社會支持系統間的連結,以避免照顧者過勞、情緒崩潰所釀成的悲劇。

   老年人一般較高度使用醫療服務,有時反而導致臥床時間延長或無效醫療。今年三月在梵蒂岡發表的「全球宗教宣言─ 老年的緩和療護」(Religions of the world charter –palliative care for older people),即清楚主張老年人有獲得高品質緩和療護的權利;從患者和家屬觀點出發,應提升病人生活品質,尊重個別信仰、文化規範、個人願望和喜好。從人權角度來看,緩和療護應涵蓋基本醫療,並消除對老年人的歧視,老年人有權憑自由意志同意、拒絕或暫停醫療。

  如何為身體虛弱的老年人提供完整、全面的臨終照顧,成為醫療人員的極大挑戰,因為比起癌症病人,長期罹患各種慢性疾病的老人往往合併有不同的疾病歷程、多重疾病、心理能力等複雜考驗,應根據疾病發展狀況、預後和需求,建立為患者和家庭提供量身打造的支持性照護計畫。

體現疾病、舒適並存的關懷

  緩和療護目的是提升生活品質、支持衰弱長者的功能、最終有尊嚴地面對死亡。緩和療護不僅體現了疾病和舒適並存為重心的關懷,還包括對病人及家屬在生前與死後社會心理與精神層面的支持。台灣現階段的緩和療護已涵蓋了癌症、非癌症、重度失智的病人,服務的場域包含醫院、居家、長照機構和社區老人,同時透過預立醫療自主計畫(Advanced Care Planning)及決策共享(Shared Decision Making)觀念,讓老人緩和醫療成為長期照顧的重要一環 。

  為此,國健署將積極建構長者與重症末期病患的友善支持環境,結合高年友善社區、失智友善社區與關懷社區精神,推展長者社區安寧照護,期待透過官方與民間共同努力,讓國人不只活得老,更能活得有品質到人生的最後。

作者(右一)2015 年於本基金會主辦的亞太安寧療護會議(APHC) 中擔任講者,會後與國際友人合影。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