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生命體驗營心得分享

作者: 
邱馨瑩 亞洲大學學生

自從六月初在系辦看見海報到報名開始,我每天都期待著營隊的到來。「安寧照顧」這名詞對我來說並不陌生,但其真正的服務内容却不是很清楚、明白,於是好奇心使我報名參與生命體驗營,也希望自己能夠透過這次的營隊,對安率照顧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對於營隊的期待和正式参與營隊時有一些些的落差,原本以為課程内容有包括至醫院安寧病房的生命體驗,讓我既期待又帶點害怕的心情,雖然沒有這方面的親身體驗,但經由曉峰老師生命故事的分享,彷彿能夠將自己放置在其中體驗生命的微妙。在此要謝謝曉峰老師讓我回憶起當時對於親人過逝的悲傷,「找到悲傷的原點,面對受傷的心」在一次的分享討論中,心中默默的對親人說聲抱歉,似乎那時候我的心結已經打開了。或許我們不能改變什麼,但我們能夠在患者身上學習他們所領悟到的一切,而我們將不再走上相同的路…。

「心靈點滴」的影片欣賞,才剛開始就令我思考到一件事,「當自己可以用他人的方式與他人溝通或相處,則我們就能了解及用他的方式增加彼此的互動。」簡單來說就是營隊一直教授給我們的「同理心」這部份由於我本身是社工的科系,所以對於同理心的訓練是有的,雖然如此我依然選擇藉由此機會更增加自己的能力。「死亡不是最大的敵人,冷漠才是,不是要延遲死亡,而是提升生活的品質。」在面對垂死的病人,有時我們常常會忘了他們最需要的是我們的關心、陪伴與支持。電影的欣賞,啟發我思考了許多,對於生命的態度。

很不同的是,在營隊前我們都閱讀了一本書《為自己出征》,在這堂課程中探討了許多對於自己的了解,是自我探索的討論時間,我認真的思考對於自己最滿意的部分,思考了很久一直到輪到我時才想起我的小虎牙,曾經那是我最不滿意的部分,但我謝謝我的小虎牙,變成我最明顯、且容易記憶的特徵,從這一刻開始我發現更愛我自己了,或許生命體驗的意義也在於此。

自行車的大自然之旅,我認真的傾聽溪水流動的聲音、昆蟲的鳴叫聲、以及人們玩樂的笑聲,是對大自然的親近。好久好久沒有將雙腳浸泡在溪水中,當我跌落清澈的水裡時,似乎也將煩惱及壓力通通洗滌了,回程路上心情卻意外的變得格外輕鬆愉快。大自然的力量,給了我最原始的生命力,堅強且韌性。一路上的美景卻沒有辦法多做停留,顯得有些可惜,但這也讓我們能夠更用心的體會。

第二次參觀大捨堂,讓我再度深深的被慈濟所感動,我看到的是慈濟對於生命的態度-尊重與愛,不論是生前亦或是生後,每個人都必須被尊重,而慈濟所做的是對生命價值的延續,這部分一直是我很感動的層面,在我心裡似乎有一個地方被這樣的精神所吸引著。

營隊期間獲得了滿满的感動,摘用余醫師的一句話「若有感動而沒有行動,則就像感冒一樣,病好了就忘記了…。」最後一天的課程令我有許多的感動與激發出許多不同的火花。不老騎士們的夢想與精神,令人敬佩,他們的勇氣也帶給了社會不同慣值觀的衝擊,不老騎士們讓社會看見了他們的存在與意義,「年輕有夢,老人也有夢」相信看過紀錄片的長者們,也會在心中肯定自己活著的價值,在心中出生命的火花,「生如夏之璨花,死如秋之靜美」-泰戈爾⋯。

特別感謝安寧照願基金會學辦的生命體驗營之活動,讓我在暑假的假期中增添了對生命的體會,充實且豐富了生命的回憶,我將把這份裝滿的感動化做每天的行動,加油!!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