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謝道愛要及時 安寧認知調查:五成民眾不再避談死亡問題

作者: 
2020-10-06 基督教論壇報 梁敬彥

 


安寧療護基金會成員大合照(梁敬彥攝影)

 

2020年自年初以來,國內外已有多位藝人及名人因故無預警猝逝,其中不乏尚處青壯之齡者,讓人不勝唏噓,也留給後人無盡思念。

中華民國(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今天(十月6日)召開記者會,公布「生命態度暨安寧療護認知調查」。結果發現47.5%的人想過自己的死亡、51.4%的人想過親人的死亡,43.3%的人認為「當死亡來臨時,我想我已經準備好接受它」,而32.3%的人會在「某一位親近的家人/朋友死亡時」,會主動與家人討論死亡這件事。

道謝道愛也要預立財務遺囑

本身是國內婦科癌症權威、同時也是癌友的中華民國(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長楊育正醫師提到,最近藝人「小鬼」黃鴻升及羅霈穎的猝逝,讓他們的親友以及歌(影)迷深感錯愕與不捨;但意外、疾病和死亡隨時可能發生,跟年齡無關。他提到自己的父親在67歲時罹癌過世,而他自己也在2012年發現罹患淋巴癌。

本身是基督徒的楊育正醫師說,死亡是人生必經的旅程,平時就要掌握契機,適時跟自己所在乎、所愛的人(包括家人、朋友)道謝及道愛,並且提早預立跟財務(身後資產分配)有關的遺囑,而非到了生命的末期或是失能的情況下,才想要去「交代」。

楊育正會有這樣的提醒,是因為根據這份「生命態度暨安寧療護認知調查」的結果顯示,雖然有97%的民眾認為生前預立遺囑是有必要的,但卻有近六成的民眾在生前並沒有採取任何具體行動。

楊育正說,從他過往在職場及生活中的經驗,若是離世的人生前的資產大於負債,卻沒有預立遺囑表明自己對財產分配的主觀意願,往往都會成為後代子孫或是家人感情破裂,甚至鬩牆相爭議的導火線。


楊育正醫師分享

 

楊育正醫師說,調查的結果顯示,一般民眾會跟親友談死亡這個話題的契機排名前6名的情況分別為「某一位親近的家人/朋友的死亡」、「自己的健康及身體出狀況」、「看見意外,例如車禍等」、「參加喪葬儀式後」、「地震、颱風及海嘯等天災發生時及過後」,以及「觀看討論死亡話題的電視、電影內容時」。

像是當知名的藝人或是名人猝逝這種令人印象深刻的新聞事件密集報導時,民眾也會比較願意敞開跟親近的家人聊死亡這個話題。雖然在華人社會長期的文化,年紀較長的長輩會比較避諱晚輩聊死亡這個話題,但若是從「不拖累家人」這個角度切入聊天的話題時,通常都會比較好聊一些。

從擔任婦癌專科的醫師時,就持續關心及推動「安寧療護」的理念的楊育正醫師舉他很喜歡的《牧者的管理智慧》(作者:凱文‧李曼 Dr. kevin Leman )裏面的一段話說:「羊群在溪水旁的草地安心吃草,牧羊人就是帶著羊群去找到綠草如茵的空地。」協會就希望扮演牧羊人的角色。

可喜的是,從2009年到2020年,聽過安寧療護的台灣民眾的比例已從46%,大幅增長到77%,若是自己是癌末病患,希望自己被告知病情的比例則從77.9%上升到88.3%,若癌末病患是父母,也從2009年的55.8%成長到72%的民眾認為,「需要明白告知父母」;這顯示愈來愈多的民眾不再避談「死亡」這個課題,這是可喜的現象。

生命改變的情境有其意義

前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前副總統陳建仁在會中引用教宗方濟各在今年新冠肺炎期間勉勵信徒的「樹葉每一次改變的顏色都是美麗的,生命每一次改變的情境也都是有意義的,這兩者都需要清晰的眼光才能洞察」表示,因著信仰、他知道生命的氣息都是由上主所掌管的,每個人都要及時跟所愛的人道謝及道愛,因為我們不知道哪一天,會來不及說。凡事豫則立,不要留下遺憾。

陳建仁前副總統分享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安寧照顧基金會醫研委員王英偉說,安寧照顧是全人、全家、全程、全團隊及全社區的全方位照顧,每個人回顧一生,都是道歉、道愛、道謝及道別的歷程,死亡是人生必經的旅程,用正面的態度去面對,就能心得平安。

國健署長王英偉分享


王英偉署長、楊育正醫師及陳前副總統合影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