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名稱●基隆市立醫院附設居家照護
區域/人數●北區/8人
閱讀書籍●墨瑞的最後一課
作者/職稱●黃靜怡/護士
最近,面對自己最親的爺爺住院、自己的外婆被診斷大腸癌、自己老公為工作出差三個月、自己與孩子公婆親戚的相處,心理上有很多壓力和衝突,剛好有機會上了一些有關臨終的課程,過程中流了幾滴淚後,心理壓力果真少了一些些,就像很多老師們所說:「哭有什麼關係,想哭就哭。」不過說實在的,哭歸哭,事情還是得做,就看自己怎麼去處理壓力了。
先聊聊我的外婆,她近幾個月上大號時都有血出現,但我們大家都以為是她的痔瘡發作了,也都沒有做直腸相關檢查,直到最近她跟媽媽說她覺得很不舒服,三個月瘦了四五公斤,我們才驚覺,到了醫院做直腸鏡檢查,才發現有腫瘤,現在正在做切片的進一步檢查。媽媽每次說起這件事就難過的哽咽,外婆究竟能不能平平安安呢?沒人能肯定。現在外婆能做的就是向大家交代她放不下的事,大家談一談似乎有交代不完的事,講了一整晚都還講不完。如果是我,我一定會跟我外婆一樣,超-超-超級傷心。現在的我,心情極為低落,外婆對我和弟弟來說是很親近的。因為我家離外婆家只需要幾秒鐘就到了,以前我和弟弟一回家如果肚子餓第一就是跑到外婆家吃東西,因為外婆家總是有好吃的飯菜在桌上,只要外婆在家,我們兩姐弟就一定餓不死。但現在甚至是以後,我們可能再也看不到外婆了,心中突然湧起一股莫名的痛。以前我總是認為自己一定是最沒親情的人,因為以前的我認為人都會死,沒需要難過的。但是自己的外婆發生了這種事,我卻也有很多的擔心難過,並不像以前我想的那麼簡單。心裡真的好痛,好想放個長假陪在外婆身邊。墨瑞呀!請你幫幫我的家人和我一起度過這件極大的壓力。
回歸正題,「墨瑞的最後一課」這本書,在講墨瑞得到了"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後面對死亡的態度和處理方式。文中提到「Letting Go」一切隨緣吧!放棄,最深沉的放棄反而成為了最積極的態度。墨瑞承認自己的懦弱、挫折、悲傷,要自己甘願認命;可是在最徹底的放棄以後,他帶給別人的卻是全然知天命的祥和感受。人們在面臨失落的時刻,才發現自己還有太多未曾完成的心願。然而,這些心願都是自己的慾望。想抓住它?只會更焦躁不安,甚至憤怒,不知不覺也會成為人人卻步的糟老頭。生命只有在死亡面前,才真正開始吧!如果是我呢?如果是我面對死亡,我到底還有哪些想做的事呢?我不斷的想,拿著紙筆拼命的寫,居然連一張都寫不下,人有哪麼多的慾望,到底哪些才是你真正需要的呢?我沒有答案。記得以前曾寫過遺囑,試著列出自己要交代的每件事,寫著寫著卻淚流滿面,有交代不完的事、有許多的不捨、還有許多的不情願。如果我像墨瑞一樣有疾病纏身的話,我沒把握可以像他那麼放的開。但是,如果真是那樣,我也沒辦法選擇。心中仍浮現許多的恐懼,唯有把握現在,去愛身邊的人,才不會有太多的後悔吧!
一般人,得了重病都會朽木自腐,但墨瑞卻像是向日葵一樣,他的書中,絕大都是與「有尊嚴的死」相關,讓我也從中學到有一種比較好的死去方式,我們可以不必默默的走入黑夜。墨瑞喜歡暢談他的生命,因為他覺得這樣會把生命延長,也會是一種成長的階段。即使自己的狀況差透了,他不只能接受別人給他的生理幫助,他同樣也能給別人一些情緒上的東西。他重視每個當下,他舉辦了自己的告別式,他要現在就聽到每個人對他的看法,還有他對大家的意義,他不想等到兩腿一伸之後大家才對他哀悼。他認為死亡並不是最後一刻,最後一刻是哀悼用的。在他面臨死亡的第一刻,他說人可以有兩種選擇,第一是不要和世界有任何瓜葛,第二是堅持活下去、把自己的資源發揮到極致,而他就是選擇了這條路。他要的只是感受到舒坦的死亡,因為他知道死亡是大自然的一部份。他承認自己會哭、他承認自己會恐懼,他用哭來調整心中的壓力,他說:「榮耀你的感覺,沒有什麼好羞愧的。」的確,哭可以發洩、可以減壓、可以使人輕鬆,不是嗎?
別人問他是否有自殺的念頭,他回答:「我認識幾位自殺的人,他們的子女都因此而意志消沉,自殺對自己大概是不錯的選擇,但是對家人很不好。」他沒辦法對他的家人作出這樣的事,他愛他的家人。以前老公都會問我:「等你老了,你希望誰先走?」我總是很自私的說:「我怕自己承受不了喪失親人的痛苦,我選擇先走。」如果我真的面臨那種狀況,我有把握我真的願意先往西方世界走嗎?我可以捨得嗎?我不知道。很多的問號在心中浮現,沒人告訴我該怎麼做,只能靠我自己去領悟了。死亡,對我來說是種莫名的恐懼,一種飄飄蕩蕩的感覺,毫無頭緒。我能像墨瑞一樣嗎?好難,或許把握住現在,才是我要做的吧!不要到了失去,才知道要珍惜。那是大家都不願見到的。
很多人,在自己親人患病的同時,照料他們的態度,就像對待小孩一樣。那是不對的。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尊嚴,要尊重對方,不要逾越個人的正常界線。要先徵求對方的意見,不論病患行動有多麼不方便,也要尊重對方的自主能力。說清楚需要被幫忙的部分和要幫忙的程度。因為大家都有尊嚴。看到旁人正在落淚,要以同理心對待。試著說:「我會在這裡陪著你,有什麼需要就跟我說。如果你想哭就哭吧,我不會介意的。現在的心情就是這樣,沒什麼不對的,哭過會舒服些,比悶在心裡好。」這些話,不過是對病人或是對家屬甚至是旁人,都是一種壓力的釋放。『嚎啕大哭吧!』我正想這麼做。
墨瑞說過:「先得學會如何活著,才知道如何面對死亡;先得學會如何坦然赴死,才知道如何好好活著。」對墨瑞來說,生命是懷著愛意向這個世界和其他人敞開自己的一個過程,最終的目的,是將自己推向浩瀚的大我。直到最後一刻,墨瑞的心中仍舊充滿了喜樂和讚歎,他度過人生最後一個年頭的方式,正是這位偉大教師給我們的最後一課。但是老實說,這是多麼艱難的一課,我看我得跟家人好好去討論這方面的事了,至少,討論中可以更增進家人間的感情,更珍惜每個當下。你說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