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醫療 陳秀丹、黃勝堅分享親身經驗

2011/02/02 中國時報

立法院三讀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突顯長久以來台灣醫療體系之中關於臨終照護的不足。兩位醫師近期接連出書,包括陳秀丹的《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黃勝堅《生死謎藏》,都分享陪伴病人善終的親身經驗,呼應熱門的安寧醫療課題,引起廣大迴響。

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陳秀丹出版《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描述許多重症病人急救後變成植物人,病人與家人都陷入地獄般的醫院故事。

她呼籲醫界重視臨終病人的安寧緩和醫療,希望好好反省過去「拼命搶救」的醫療文化。她表示,在英國、紐西蘭、澳洲對於生命末期病人照顧良好,這些狀況的病人是不會被插管的,醫生會拒絕對病人沒有幫助的「無效醫療」,而不是盡一切讓病人死亡的時間延後。

《生死謎藏》由台大神經外科醫師黃勝堅口述,以卅六個醫院案例,提醒醫生應從英雄主義回歸到人性關懷,幫助病人有尊嚴、安詳地走完最後一程。

「醫生的care(照護)勝於cure(治癒)。」這是黃勝堅常說的一句話。「醫生以救人為天職」這句話如同醫生的緊箍咒,因此許多醫生逃避死亡,到了最後一刻仍對臨終病人進行無謂的插管、氣切、電擊以及CPR。

他曾經在明知救不活的病人身上,施行CPR與電擊,最後病人妹妹哭求:「請你放手,不要再讓我姊姊受苦了。」也曾有對老父婦得知兒子救活只能是植物人,拜託他不要搶救,因為沒有經濟能力照料他又同時拉拔兩個弱智孫子。

他說,以前視死亡為挫折,現在他學到從照顧臨終病人學會死亡這門功課。近十年來,他推動「安寧緩和醫療」,對重症不治的末期病人,施予緩解性、支持性的醫療照護,讓病人安詳離世。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