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期生命的學習歷程】醫病溝通 醫學生臨床演練

2012/07/05 人間福報

近來因醫病溝通不良引發的醫療爭議與醫療糾紛,高額醫療賠償金的判例,讓許多執業醫師大嘆「醫師難為」,更讓醫學生陷入擇業應以「錢多、事少、沒醫糾」的科別迷思。如此,台灣未來的醫療品質堪慮,許多高風險的醫療科別會出現嚴重斷層。

這使得許多醫療教育前輩,提倡重視醫病溝通,紛紛向衛生主管機關建言,甚至醫師國考不再只以筆試及格為要,也要通過態度和實際技能的客觀結構式測驗,醫病關係更是重點項目,藉此讓臨床醫師對溝通能力認知,成為必要的勝任能力之一。

醫病溝通是醫師及醫學生所需具備的核心臨床技巧,是實作能力,光從傳統的課堂學習,無法獲得足夠能力,還須從實作演練中獲得經驗及技巧的純熟運用;在實際運用時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建立親和感的能力、隨機應變、靈活運用之個性與技巧,才能確實發揮臨床溝通的效果。

暑期台大醫學院開放學生選修一周安寧病房的服務課程,讓學生充當義工和家屬的角色,從中協助照料病人和家屬。除了在病房服務、陪伴外,更設計一個多小時的角色扮演,讓學生融入更貼近病人的家庭會議和病情溝通情境中。大家觀摩同學的角色扮演,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師則引導同學深入探討與反思,不做任何批判,盡量鼓勵與邀請同學做更多回饋與分享,或事後的心得寫作。

其中一位同學在心得寫道:「面對有死亡恐懼的病人該怎麼辦?在角色扮演時,激起我去思考這個問題。我自己因為有虔誠信仰,所以不害怕,但如何去告知病人?

我體會到,了解死亡真的很重要。不是面對死亡的時候才要去學習關於死亡的部分,應該在還好好活著的時候,就去學習、了解人生的部分,才能夠度過沒有後悔的人生。

對於死亡認知也一樣,要學習、了解才不會造成因為無知而導致的害怕。」這堂課,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只有深刻的觀察、付出與反思。

作者為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主任 姚建安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