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聯醫試行預立醫療決定 竟遇到一家五口

2017/02/26 聯合新聞網

人稱「堅叔」 的台北市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致力推動重症末期病患安寧療護,去年病人自主權利法公布後,衛福部率先請他試行,協助民眾預立醫療決定(ACP)。試行一年,共計完成302份ACP,民眾滿意度逾9成,甚至有一家五口都來諮商。

衛福部醫事司技正郭威中表示,國內沒施行過ACP,為避免貿然上路,必需先了解國外情形,再由醫院試辦、標準化流程。從去年至今,逐步安排向醫事人員說明法規,並規畫具體施行細則,草案最快今年底出爐,讓醫療團隊能在上路前一年,了解作業流程及評估計畫架構。

衛福部因此委託安寧照顧基金會,選定台大、北市聯醫、彰基、奇美、虎尾若瑟、南投、台東馬偕7家醫院,開出210個名額讓民眾試水溫,供制定規範參考。安寧照顧基金會執行長林怡吟說,雖ACP試辦不具法律效力,但為達到推廣、鼓勵民眾參與,會贈送小禮物,有興趣民眾可向7家醫院洽詢。

其中,北市聯醫走在各醫院之前。黃勝堅說,傳統觀念認為討論生命不吉利,但不在意識清楚時討論,可能在生命最後一段路,由「路人甲」、也就是醫師依醫療常規,為你插管或使用強心劑,不得好死。

且當家人談論生死,恩怨情仇容易就此放下,畢竟死後難彌補裂痕。去年試行ACP時,有一對感情不睦的兄弟前來,在諮商過程中和解,互相道歉,讓他看了覺得欣慰,他也碰過一家五口來諮商,互相擔任醫療委任代理人、討論生命,一次完成5份ACP。

黃勝堅坦言,參與ACP討論的民眾,7成曾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DNR)」 ,對生命本來就有想法,簽ACP是為了得到更多醫療自主權。他也發現,家庭感情愈複雜,諮商會議開愈久,1到2小時跑不掉,估計醫療團隊進行一次諮商,成本超過5千元。

「但時間花得值得。」黃勝堅說,ACP可讓無效醫療不發生,省下健保幾百萬元,且病人善終的附帶效應是醫病關係更加和諧。但他仍建議,衛福部應討論諮商成本該由使用者付費,或以鼓勵性質用健保補貼一些,沒道理讓醫療機構自行吸收,否則沒人願意投入。

衛福部委託安寧照顧基金會選定7家醫院,開放讓民眾試行預立醫療決定,供制定規範參考。圖為安寧註記意願同意書。 記者鄧桂芬/攝影

醫師表示,不在意識清楚時討論生死,可能在生命最後一段路「不得好死」。 圖/報系資料照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