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電影院】解剖刀式的鏡頭 《愛‧慕》逼視生命的殘酷

作者: 
聞天祥(資深影評人) 圖:海鵬影業有限公司提供

奧地利導演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進入影壇二十多年,早已建立鮮明的風格。過去他的電影大致有兩種傾向:一是隨著眾多角色展開平行敘事,彼此看似無關,最後卻又神乎其技地聚在一起,極度考驗觀眾耐心與細心。

《或然率71》(71 Fragments,1994)、《巴黎浮世繪》(Code Unknown,2000)屬於此類;另一種則是角色精簡,敘事並不複雜,但他們激盪出的偏執行徑與邊緣性格,卻更加衝擊觀者的意識型態,《班尼的錄影帶》(Benny's Video,1992)、《大快人心》(Funny Games,1997)、《鋼琴教師》(The Piano Teacher,2001)、《隱藏攝影機》(Hidden,2005)即屬於後者。

雖然他到美國跑了一圈、舊片重拍的《大劊人心》(Funny Games,2007)反應不如預期,但重返歐洲卻重登高峰,創下連續兩部作品《白色緞帶》(The White Ribbon,2009)、《愛‧慕》(Amour,2012)在坎城影展都奪下金棕櫚獎的紀錄,後者甚至提名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並抱回最佳外語片。

女男主角皆為傳奇明星

麥可漢內克請出了兩位傳奇明星主演《愛‧慕》。一位是主演1959年經典之作《廣島之戀》(Hiroshima mon amour)聞名的女星艾曼紐麗娃(Emmanuelle Riva),一位是六0年代後期以《男歡女愛》(Un homme et une femme,1966)、《慕德之夜》(My Night with Maud,1969)、《焦點新聞》(Z,1969)走紅、九0年代又以《紅色情迷》(Trois couleurs: Rouge,1994)大獲好評的尚路易坦帝尼昂(Jean-Louis Trintignant),飾演一對退休的夫妻。

影片中,除了開場沒多久去聽高徒(此角由鋼琴名亞歷山大薩洛Alexandre Tharaud粉墨登場)的音樂會以外,本片其餘戲份都在這對老夫妻的寓所內發生。不僅顯示導演在場面調度的大膽與細心(以簡約取代眼花撩亂),這層封閉狀態也成為被強調的意象,既是他們允諾與選擇的方式(承諾不讓對方在醫院度過餘生),觀眾亦等於被強迫直視生命苦無出路的殘酷。 

太太很快就病了!剛開始,她像一具突然斷電的機器;接著手術後,形同癱瘓。其實電影開場時我們就已被告知結局,電影中男主角也向來訪者提到情況只會每下愈況,所以並沒有懸念,你無須等待奇蹟,而是直接面對「生老病死」的後三項如何被演繹。

讓觀眾成第三個受困者

對於兩位演員的表現,我只能用「肅然起敬」來形容,演技是無庸置疑的,光是奧斯卡頒獎典禮播的那段「麗娃使性子把丈夫餵她的水給吐出來、坦帝尼昂一巴掌打下去」的片段,能引起滿場影界菁英忍不住驚呼的反應,就見一二。更讓我佩服的是兩個年紀一大把的老演員,是如何克服對現實的憂懼,面對導演丟出來這麼切身的命題;麥可漢內克的「殘忍」,其實在這裡。

伊莎貝雨蓓(Isabelle Huppert)客串兩人的女兒,看似投桃報李(她因演出漢內克的《鋼琴教師》獲封無數影后),卻也有畫龍點睛之效。做為老夫妻的女兒,她那合情合理卻於事無補的關心,讓人際的乏力,簡直無所遁形。

醫學終究不能取代老化與死亡,階級與修養也僅能維持表面,潰散後連尊嚴都蕩然無存;這對夫妻沒有經濟困難、沒有什麼明顯的性格缺陷,然而他們的過於正常,更教這番處境令我們不寒而慄。跟著攝影機,觀眾彷彿成為屋子裡第三個走不出去的人,也因此得以沈思如此生命處境。

如果你因為《少年Pi的奇幻漂流》最後沒煽情地讓老虎跟主角怎樣、只是頭也不回地沒入叢林離去而讚美李安;那你應該更佩服麥可漢內克在《愛.慕》竟能不顫抖地用鏡頭切入生命中最深情卻也最無力的時刻,他的沈靜把持,充滿了張力,卻沒有丁點廉價的救贖。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