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安寧新聞選粹】


四成癌末病人接受安寧療護 非癌末僅0.4% 

根據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台灣癌末病人約有四成臨終前接受過安寧療護,非癌末病人卻只有0.4%,兩者相去百倍。

健保署分析死亡前使用安寧療護對於醫療費用差異,發現死亡前一個月內接受安寧療護,每人減少約32,000元醫療支出;若死亡前六個月接受安寧療護,每人減少約10萬7,000元醫療支出,顯示安寧療護確可減少無效醫療。

不過,相較於癌末病人,每年約95,000人非癌末死亡病人,僅0.4%接受過安寧療護;而2006年美國安寧療護機構中,非癌末病人比癌末病人還多,而且安寧照護品質不錯。國內非癌末病人一般較缺乏安寧療護觀念,病人可能反覆進出醫院急救、插管,經百番折騰,病人、家屬都很痛苦;如何將安寧落實於非癌末病人,仍有相當擴展空間。

 

 


安寧病房添書房 護理人員紓壓

「過去你幫我做什麼,現在換我為你做什麼!」一位不具名讀者透過圓神出版社,捐贈400冊書籍給淡水馬偕安寧病房,希望護理人員在照顧患者同時,也要照顧好自己的身心靈。院方花了一個月將一處不常用倉庫整理成小書房「書活館」,淡水馬偕安寧中心主任方俊凱表示,目前淡水馬偕安寧病房有超過40名患者,護理人員與病患比率是一比一,護理人員往往照顧到最後都跟病人變成像親人。

 


安寧修法後實務面之挑戰與展望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三次修法實施至今已逾一年,「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施行細則」仍未同步修訂;為了解各醫院在修法後實行現況與困境,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與台灣安寧緩和護理學會自8月底起,於北、中、南三區共同辦理第三次修法後之撤除維生醫療實務探討,希望透過持續關注撤除議題執行面的落實與檢討,期能化為具體建議,提供未來修法及推廣參考,並敦促施行細則修訂,以利實務遵循。

 


風車爺爺教學 癌末找到歡愉

86歲罹患肝硬化併肝腫瘤的陳爺爺十年前得知罹癌後,意志消沉;一次,友人送他一支風車,退休前是糖廠技師領班的陳爺爺,發現風車十分有趣,且有其機械原理,從此投入風車研究,寄情風車製作與教學。

爺爺最得意的是「環保風車」,廢棄風扇葉片、回收物品都可結合,塑膠墊板、鐵板、保特瓶也可做風車,每每引來讚嘆;而陳爺爺也因從教學找到寄託,病況得以穩定。

最近陳爺爺病況惡化住院,不適合外出教作風車;台南市立醫院醫護及安寧團隊決定幫他圓夢,開辦「環保快樂風車製作課程」,不少醫護、家屬報名;陳爺爺在家人陪同下,歡喜講解風車製作技巧,看見台下大小朋友神情專注,他的開心和安慰全寫在臉上。

 


從醫學資訊分析 檢視安寧政策成效

醫學資訊學會秘書長潘美連想驗證臺灣安寧緩和醫療政策的成效,歷年來是否有進展,也想找出民眾願意接受安寧緩和醫療的因素。她從2005年臺灣民眾的100萬筆健保資料中,篩選出17,200名在醫院死亡或病危出院的人並研究末期病人接受的醫療處置。

潘美連在最近舉行的臺灣資料科學愛好者年會上,分享其分析和應用健康資料經驗。潘美連除了發現臺灣安寧緩和醫療政策成效不理想以外,也發現醫院等級、地區、病患年紀、政府政策等,都不是民眾願意接受安寧緩和醫療的因素;根據分析結果,面對死亡衝擊,末期病人或其身邊親屬還不太能夠坦然接受死亡,而這很可能是目前臺灣安寧政策成效尚不理想的原因。

潘美連表示,要找到研究議題並不容易,要跟臨床醫師合作,也要觀察資料,找出發生率高的疾病,才能找到研究議題,「跨領域的合作很重要」,她強調。

 


沐浴輔助機器人正夯 可應用於安寧病房

機器人題材當紅,台灣上銀科技所研發的沐浴輔助機器人前景看好,正與醫院展開合作計畫,目前已吸引中國大陸、德國與日本醫療前來探路。

上銀與慈濟醫院合作的沐浴輔助機器人,未來可應用在安寧病房與安養院,對於長年臥病在床或癱瘓的病人,洗澡再也不是難事,且沐浴可以讓病人血液循環更好或是減輕疼痛感。對照護者來說,幫病人洗澡也不用搬上搬下,不但可減輕工作量,體力負荷也較輕。

上銀董事長卓永財強調,今年是台灣「機器人元年」,未來將藉國際展覽大幅設攤宣傳,並逐年增加研發費用來提升競爭力。

 


紀念單國璽 學習道謝和道別

單國璽弱勢族群社福基金會與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8月30日在高雄舉辦「豐富生命系列講座」,邀請講者分享從科技到信仰、從修法到立法、從政治到教育、從病痛到死亡過程,效法單樞機讓人生成為「傳愛之旅」。

天主教樞機主教單國璽去世兩年,基金會帶觀眾回顧單樞機在罹患肺腺癌後,仍堅持天主給他的最後使命,為無限大愛作見證。

中山大學海工系教授陳邦富以「從科技到信仰」為題,鼓勵大家跨越科技、走向信仰,豐富人與大自然的生命;罹患罕見疾病的立委楊玉欣建議民眾以行動改變社會,倡議無障礙環境;監察委員江綺雯提到任立委時,單樞機叮嚀她要將基督精神帶入立院,要為弱勢及窮人服務。

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趙可式則從病痛到死亡,以「三三四四生生世世」喻安寧療護,第一個「三」是善終、善生、善別;第二個「三」是身體平安、心理平安、靈性平安;第一個「四」是全人照顧、全程照顧、全家照顧、全隊照顧;第二個「四」是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趙可式說,要在生活中落實道歉、道謝、道愛、道別,平時不練,臨終就做不到了。安寧療護工作者是臨終病人的「助產士」及「引渡者」,陪伴病人走過無法獨行的路。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