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日記】生命的擺渡人

作者: 
李錦鳳(亞東紀念醫院精神科社工師)

在陪伴及支持孩子面對與經歷母親離開的歷程中,我常覺得自己如同擺渡人,承載著逝者與生者雙方交織而成的一段生命故事裡。隨著逝者走向生命的終點,擺渡人引領著生者,將這段生命故事安放在世界的盡頭,留下深植心中的美好過往,繼續開展屬於自己的長路。

  某日醫療團隊緊急召喚我前去關心即將母喪的兩名女兒,初入病房時便看見兩名剛成年的女孩子守在病床邊,雙眼紅腫,當我與兩名女兒自我介紹後,望向病床,才發現病人是一名年紀很輕的母親,內心閃過可能與孩子們相同的念頭:「怎麼這麼年輕就要離開了。」在初步了解女兒對母親病情的理解程度以及面對母親將逝去的心情,我可以明顯感受到女兒的世界崩塌了,此時的她們極需工作人員陪伴,共同面對及經歷母親走向世界盡頭的歷程。

驚慌無措、難過困惑 紛雜交錯的情感掙扎

  隔天,因為擔心這名母親無法支撐太久,我再度前往關心兩名女兒的狀況,在談話的過程中,我才逐漸了解到兩名女兒內在世界崩塌的主因,是因為在母親即將過世的倒數日子中,過往家族衝突的議題更加升溫,兩名女兒想在母親還尚未離開前,為母親爭一口氣。憤怒的情緒不斷竄流在女兒的心中以及親人探視的互動間,卻因顧及父親的顏面不曾爆發,只能不斷在憤怒及壓抑情緒間徘徊著,這些情緒也如同火焰般持續高漲。

  在理解兩名女兒的憤怒後,兩名小女孩也流著淚訴說對於母親即將逝去的心情:內心很難相信母親再也不能陪伴著她們了,往後再也沒有母親可以撒嬌、再也沒有人像母親一樣這麼關心她們,以後若是交男朋友、結婚、生子,也沒有母親在旁邊陪伴及照顧她們了,還有,為什麼要讓她們這麼早就經歷沒有了母親?母親過世了,與母親的關係是不是就此分隔兩地……等接踵而至的難過與疑惑,讓當下在一旁陪伴的我,也回憶起自己早年也曾面臨過母親離世的場景,當時內心的疑惑、吶喊及感受,是如此地雷同,也讓我更加心疼眼前這兩個比當時的我年齡還更小的孩子們。

  待女兒們情緒稍稍穩定時,我與她們分享著過往自己生命的故事,同時也與女兒說明當我們面臨摯愛的親人離世,內心會因失去重要他人,互動關係的連結中斷,產生情緒上的混亂及對無法理解的現況產生找不到答案和方向的憤怒感。在聽完我說明預期性哀傷狀態的正常反應後,女兒們便比較能理解自身目前情緒狀態而產生的行為表現。

找到記憶深處的愛 化解衝突與對立

  我請她們回溯思考:「在與母親的互動中,有什麼是死亡帶不走的?」她們才發現原來母親過往的愛,早已一點一滴地烙印在記憶深處。我們以為死亡會帶走一切,但當我們憶起逝者與生者間的故事,其實我們失去的僅僅只是軀殼,彼此生命中共有的感動時刻已深植在我們的心中,而記憶連結帶來的溫度逐漸驅除死亡的寒冷。當女兒感受到與母親的連結後,我再透過母親與孩子們無形的愛加深連結的深度,引導孩子回憶:「在你自己的身上,母親留給你什麼寶貴的特質?」,當女兒找到寶貴特質的答案後,再讓她們進一步思考:「既然你與母親有著相同的特質,而這樣相同的特質會如何回應你想為母親爭一口氣的念頭,母親會希望你在這處境中如何思考及回應呢?」

  兩名女兒回想起過去母親回應家族貶抑的場景,曾告訴過她們:這是父母與長輩之間的事情,不希望女兒們插手處理。女兒們能明白母親想要保護孩子的心情,她們也嘗試轉換成母親角色,試想自己身為母親,自然不希望看見孩子對先生家人做出不禮貌及怒罵的情形,讓先生感到沒有面子。在理解雙方的心理後,女兒們目前能夠接受的方式,就是不理會父親家人的問題。當兩名女兒討論且情緒較為安穩後,我陪同兩名女兒返回病房,向即將離世的母親說明女兒的不捨,以及面對家庭衝突的協議,這名母親彷彿不再為孩子們擔憂,隔天下午在親友唱詩歌及禱告的祝福中,安心地踏上屬於自己的另一個旅程。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