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醫療自主的選擇|同理心溝通 協助彼此達成共識

作者: 
唐祖湘 圖.達志影像

「溝通」應是醫師的核心技能之一,以同理心與病人或家屬溝通,協助其跨越情緒,做出理性決定,才能尊重病人對醫療照護的期待,也能達成醫病雙方的和諧。

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國人平均壽命不斷延長,長照、死亡議題牽動著國內醫療、經濟、照護人力等問題,因此尊重病人的醫療自主意願,避免無益醫療帶來的受苦及醫療能量浪費,成為重要工作。雖說如此,但囿於傳統觀念,真要對病中的家人和朋友談起善終話題,許多人仍感到難以啟齒,只能安慰病人「你會好起來的」、「安心治病,不要想太多」。「倘若此時醫護人員能清楚說明病情發展,確認病人心中真正想法,並共同討論適當醫療處置,就能在重要時刻發揮力量。」臺中榮民總醫院緩和療護病房醫師黃曉峰說。

接納病人情緒 減少失落感

醫病溝通並不簡單,黃曉峰表示除了宣布懷孕、生產後母子均安等少數時刻,「醫師對病人說出口的訊息,十之八九都屬於『壞消息』,只是輕重有別。」傳達壞消息給病人或家屬,不是只有面對末期病人時才會遇到,所有醫護人員都需要不斷練習、學習。很可惜的是,國內多數醫護人員未經專業指導與訓練,經常顧著陳述病情事實,忽略了病人產生的情緒,阻礙後續應有的理性討論。

「溝通的心態是建立在『尊重』病人自主權上,保持專業和同理心去協助病家選擇符合其意願的醫療照護方式,是很重要的。」黃曉峰直言,醫師雖然擁有較多專業知識,但病人擁有至高的身體自主權,在這樣的關係下,若醫師擅長溝通,可協助病家排除情緒干擾,做出其認同的理性決定,雙方就可以達成共識, 攜手一同對抗疾病。

究竟如何才算是「有效的」溝通呢?黃曉峰主張可以用「同理三明治」來應對,也就是當病人帶有憤怒、沮喪、質疑等情緒時,不要急著說明病情,而是先同理,協助病人梳理出當下的情緒與行為,接著再針對病情與治療給予建議;但是病情告知對病人或家人而言畢竟還是一種失落,所以說明結束後,還需再同理一次,這就是「同理-說明-再同理」的三明治結構。

舉例來說,癌症病人拖延許久才來做化療,以致病情始終不見好轉,陪同的家屬向醫師抱怨病人總是固執不願意就醫,怎麼勸也不聽,由此可知,病人不遵從醫囑並非缺乏知識,而是情緒上不願意配合,此時醫師第一時間要做的,不是馬上說明病況或進行教育,而是重述病人的行為與所感受到他擁有的情緒,甚至說出他還沒說出的隱喻:「你抗拒做化療,是不是過程很痛苦,感到很害怕?」然後進一步接納病人的情緒:「很多人也跟你一樣,做化療時感到很不好受。」運用富含同理心的話語,逐步減緩病人與家屬的焦慮程度,讓病人感受到「醫師理解並與他站在同一陣線」的認可。

接著,醫師再開始說明病情:「可是,你現在的情況不是很好喔……如果沒有持續回診化療,就會功虧一匱。」這個過程醫師可以專業、理性建議治療方式,最後再予以病人情緒上的支持、希望跟勉勵:「如果希望將來能過跟以前一樣正常的生活,現在就要辛苦一點喔。」

黃曉峰表示,之所以先要同理,是因為病人面對壞消息時,亟需被理解其失落情緒,如果一味傳達理性層面的醫療建議,病人還陷在情緒中,腦中一片空白,那些說明對他而言都只是耳邊嗡
嗡作響的雜音,「說了等於沒說。」

尊重個人守護的信仰與價值觀

醫療團隊與病人間的溝通內容,除了病情進展,也可能包含AD、DNR及生命末期照護等選項,醫療團隊這時也可以運用美國「SPIKES」流程,循序漸進引導病人進行有效交談:

1 . 環境S (Setting)
安排保有隱私、舒適安全的地點,讓雙方可以暢所欲言。

2 . 感受P (Perception)
藉由開放式的問題, 評估病人對於病情的了解程度。

3.引導I(Invitation)
尊重病人希望知道多少病情的意願,是想知道所有細節,還是只需知道重點即可。

4.知識K(Knowledge)
告知病人想知道的訊息,並使用對方能聽懂的語言給予充份解釋。

5.同理E(Empathize)
當病人出現負面情緒,需同理並支持他的心情。

6.總結S(Summary)
總結雙方所討論的訊息重點,盡量避免讓病人帶著情緒離開。

在溝通過程中,不時可見病人不願採納專業意見,堅持主張的情況。對此,黃曉峰認為,《病人自主權利法》既已明訂:病人本人對病情、醫療選項及各種選項可能的成效與風險都有知情的權利,所以病人堅持醫療方式並沒有錯,「每一種選擇的背後,一定有病人希望守護的信仰或價值。」

黃曉峰建議, 醫師可以對病人表達:「我的意見不被你採納,一定有你的道理,可不可以告訴我是什麼原因呢?」鼓勵病人說出動機與考量,醫師也能在尊重的基礎上,提出其他專業建議,以此兼顧治療與病人價值觀,用同理的溝通取代醫療父權的批判,通常更容易讓病人和家屬接受建議。

疫情之下 溝通成為彈性應變的利器

近兩年,攪亂全世界的新冠肺炎因屬於新興疾病,診斷及治療方式實證不足,醫護人員的溝通應變能力就顯得更加重要。

曾支援新冠專責病房的台北慈濟醫院護理長陳美慧表示,新冠肺炎病毒可在24小時內就蔓延至整個肺葉,病人卻還可以正常吃飯、滑手機,渾然不覺危險將至,「這樣的情況出現幾例後,我們都提高警覺,一發現情況危急就要插管,讓沒有感到不適的病人十分錯愕,產生抗拒心理。」此時團隊不僅要安撫情緒,還要本於專業勤加溝通,解決病人的疑惑,才讓他們卸下心防,願意接受插管。

但仍有新冠肺炎的病人聽說有可能插管,就表示要先簽DNR,堅持拒絕插管,醫療團隊只能不斷溝通解釋:「新冠是肺部被破壞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異常,只要好好治療都有痊癒的可能,並不是疾病末期。」因此即使病人簽署DNR,醫師仍會盡力救治,插管若是必要的醫療方式,醫師也不會因此撒手不管。

令陳美慧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的癌症末期病人,因共病導致多重器官衰竭惡化,情況變得十分危急,卻礙於防疫規定,隔離病房內的所有物品都無法運出,即便是病人已簽好的DNR也無法帶出。

面對這種特殊情形,陳美慧與團隊成員仍決定盡可能守護病人的善終意願,一方面積極與家屬溝通聯繫,一方面也與院內的社工師和法律專員共商應變。過程中雖幾經波折,但在每位人員的齊心努力下,病人最終依自己表達的醫療期待安然別世。如今回想當時那位病人的最後時光,「真的是每分每秒都在跟時間賽跑!但看到病人能走得安適尊嚴,我們做這一切就都值得了。」陳美慧說。

醫病之間溝通不只需要智慧,更是一門藝術,唯有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理解與尊重其醫療自主意願,讓病人心理上有安全感,也願意配合醫療上的建議,醫療照護的過程將更順暢、有效率。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